如何在科创板中重塑IPO定价机制 需要做什么?(3)

根据A股市场现行的《证券发行与承销管理办法》,除去较少出现的直接定价情形,当前A股市场新股发行的定价机制与香港市场较为接近。即向以机构为主的网下投资者询价后定价,并以发行规模中的较大比例向网下投资者发行,剩余部分按已经确定的发行价格供网上投资者申购。

但在实践中,为遏制新股发行的“三高”(高发行价、高发行市盈率、高超募资金)现象,自2014年末以来,绝大多数新股发行市盈率集中分布在23倍附近。另一项数据显示,在2015年以来上市的新股中,上市满一年时股价较发行价上涨的占比为86.8%,较发行价上涨逾50%的占比为67.3%。

 长期关注中国互联网公司海外上市的市场人士可能会记得,当当网CEO李国庆在2010年公司于纽交所上市后隔空炮轰自己的投行,直接起因是公司上市首日股价大涨86.94%,李国庆据此质疑投行压低定价,令公司估值受损。但其实,从当当网2010年上市到2016年私有化退市,其股价仅在上市后4、5个月的时间里高于发行价。若按李国庆的意思,则2015年以来绝大多数的A股上市公司都很难与自己的保荐人维持友谊。

事实上,如何平衡好满足一级市场募资需求与消弭二级市场对“抽血”的恐惧,很大程度上是左右A股发行定价机制设计思路的核心问题。在A股市场散户化特征明显、中介机构专业程度相对不足的背景下,要精巧地平衡这对矛盾,跳出“一管就死,一放就乱”的怪圈,更是难上加难,考验着政策制定者的智慧。

原始的市场化并非“一招见效”的特效药。2000年A股市场采取价高者得的荷兰式拍卖方式,结果出现了闽东电力88.69倍发行市盈率,出现了银行股以近70倍市盈率发行的奇观。2005年IPO询价制实施后,也出现过发行人、中介机构与部分网下投资者合谋做高发行价,从中不当得利的风险。通过行政指导方式控制新股发行的价格,曾被认为可以抑制“圈钱”、“抽血”等一级市场对二级市场的无序掠夺行为。

标签:新股专栏 科创板 IPO 定价机制
N本文来源:上海证券报